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刘硕斌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融东方文化智慧,通西方理念精髓!咨询与培训联系:0755-8367635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22
  • 博客访问:2927625

专家文章

刘硕斌:成佛的必然修为过程与成佛必历之修证境界 2012-11-13

标签: 刘硕斌   现代禅悟学   国学   管理   培训  

 关于佛经中对成佛见地的正统理解与大圆满智慧,净空法师下面两段话论得非常到位,这里先引用如下:
        净空法师说:“修任何法门,要想修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那个三大阿僧祇劫还不是从凡夫算起,而是从初果罗汉须陀洹(音fan凡)算起,须陀洹已经不是一般的凡夫啦,须陀洹又称为入流,所谓入流就是入圣者流。一个阿僧祇劫,由须陀洹修到三贤位菩萨,到初地菩萨,从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又是一个阿僧祇劫,从八地到妙觉,又需要一个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就是无量,三个无量劫,实话实说,说三大阿僧祇劫,是安慰我们的。无量劫呀,还三个无量劫,如果把老底说出来,实话实说,那就是没指望!为什么修行这么艰难哪?就是因为不明白。不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明白当下即佛。所以说,我们要明白,能念之心就是是心作佛,就是是心是佛,就是当下即佛。这样的明白,就是个大彻悟。所以净土法门哪,不简单哪,太不可思议了!直截了当,当下即佛。”
        净空法师还说:“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不一定是成佛,真正的成佛是断证圆满。断,是断除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所有的这些障碍都断掉了,连一些微小的习气都没有了,这叫断圆满。证,是证得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也是证得福报圆满、智慧圆满,得到圆满的功德。福报圆满,是在心目中什么也不缺、不漏,没有丝毫的挂碍;智慧圆满,是没有丝毫的疑惑。断证圆满才是真正的佛果。”    
        坦率地说,我并不认可净空老法师普法时的所有观点,一些个别思想是有待斟酌的,毕竟都还在过程中,有时业性发作观照不到都是有的。但以上见地非常中正圆满,成佛确实不是外在的时空与命体上,足见净空老法师的修为境界。但如何“断”,如何“证”才是关键。为有助于后学建立正识、正见,今在这里特别对成佛必然经历的修为过程与修证境界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这对我们贯通佛法、建立正信、成就择法智慧很关键。
        一个人择法失误或不识择法,一辈子就陷在里面误在里面了。稍微观照一下我们世道众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每天忙于的所谓事业功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择命运、择人生,这其实也是择法问题,并不是非要局限于学佛的哪个法门,望有慧缘者不要轻慢。
     佛学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三藏十二部之多,系统演绎和阐释成佛“必然经历的修为过程与修证境界”的唯《圆觉经》、《法华经》两部经典最为关键。《圆觉经》通过十二位大菩萨秩序表法,告诉我们不论你什么法门,要最终圆满成佛都必须经历这十二大过程消业;《法华经》则告诉我们要成佛必历三身成就之法华会、法华境,灵山法会从没有断过、散过。
        《圆觉经》依次表法的大菩萨是: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所谓依次表法,实际隐含了每个生命成佛的内在必然理路。依次阐释如下:
        1、文殊师利菩萨:表大智,生命在真正进入成佛修行过程之前首先就必须成就大智。大智与大慧有不同,后面有弥勒菩萨以大慧表法。智为洞见真实,真理之理即真理,洞见了真实自然成就前瞻性,做事就不会错。  
     也就是您必须时刻具正知正见,按佛法“五行位”论您必须成就见道位,按禅宗就是您必须首先明心见性,所谓开悟,之后才是修行位,这时才真正谈得上正修行、精进修行,进入成佛的印证过程,终达成佛的究竟位。
     见道位之前的福德位与加行位本质上均是有为法,有为法是可以作为次第方便的。无为大法是没有次第的,时时相应、处处相应,密宗黄教宗喀巴教主的“次第广论”在这点上有误人之嫌,切要小心。
     这里要注意的是,智慧还不是究竟,诚如老子所说“智慧出,有大伪”。智慧有助于生命辨证对错、真假、正误等。所以,佛经里头有个关于文殊菩萨的公案说,一位女子在释迦牟尼佛身旁打坐入定了,文殊菩萨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以神通力想使其出定皆失败了,最后下界的一位罔明菩萨对其一弹指就让其出定了。
     所谓罔明,就是指能破除蒙蔽。文殊曾为七佛之师,在娑婆世界以菩萨之智慧境界表法,之所以没有成佛就是表示还有智慧障境。智慧本身必须接轨业缘才能体现,不论是根本智还是后得智,均须入二元分别,佛法所谓了了分别智。
   所以,多具智慧者最易被其所秉持的智慧障碍,意谓灯下黑。天下如若清静清明,智慧就是剩语。释迦牟尼佛以文殊菩萨、罔明菩萨使女子出定公案正是在告诉我们,智慧本身也是须放下放掉方能成佛。
   
     2、普贤菩萨:表大行大愿,愿望乃意识思想,动机所在,指导言行处事。普贤菩萨排在文殊之后表法,告诉我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智慧只有在利他之愿心中才能真正成就,大利他则大智慧,否则没有智慧可言,“为我”充其量是小聪明、小境界,反而会蒙蔽自己的心智,是无法长久的。二是智慧只有在慈悲愿行中才能体现,所谓成佛须悲智双运,守着所谓的智慧不过是乾慧死境,所以须发大愿。
     所以说,成佛不是为我、为己,为己如何能成佛呢,更不是为成佛而成佛。密宗从命体肉身起修,谁的?当然是“我的”了。潜意识中就是从“为我”起修,这充其量不过小乘罗汉道的衍化罢了,却美其名曰“即身成佛”。毫不客气地说,从身起修之有为法是成不了佛的,高层次修为都必要向心性回归,而心性恰恰是显宗最为注重的。
     稍微观照一下也可发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走密宗路子还没有一个真正成佛的,充其量至罗汉、菩萨境界。显宗则有释迦牟尼佛作为印证,显宗其他祖师大德修为到菩萨境界就很多了,至今留下肉身作为印证的,如六祖慧能大师、石头希迁祖师、丹田祖师、憨山德清祖师,还有九华山十几尊现代肉身菩萨都可作为印证。
     要成佛是必须在无我中、利他中方有可能,是要特别注重自身于世道对世道人心的影响,而且只有时时刻刻、永恒利他方能住于佛性、佛境,稍一“为我”必然执着而堕落,不论是执著于善还是不善。执著于善究其内在本质其实也是“为我”,就更不用说执著于命体气脉等有为法了。
   
     3、普眼菩萨:排在普贤菩萨后面表法,在告诉我们所有慈悲愿行须手眼通天、千手千眼,要有智慧观照,所以普眼菩萨表的是“观机设教”水平。不是象现在一些师傅只知道拾佛菩萨牙慧,只知道死背经典,却不识所有佛经正典均具无量义、无量光、无量寿,蕴含无量机缘。
        但如何因机都得基于自身觉悟的程度。同一公案或事理经典当机则活,失机则死;用心正则合道,用心不正则失道。有些学人以为引经据典就是佛法,这是见地不彻。没开悟前从根本上说是不能所谓的讲经说法坐师位,而只能以善心善言善行在世道积功累德或修加行法。所以不要动不动就为所谓的功德而普法,这本质上就是用心不正,贪心所致,动辄得咎。
        怎样观机设教才能保证没有丝毫误人的障境呢?须定慧等持。后面接着就有金刚藏与弥勒菩萨对此的表法。
   
     4、金刚藏菩萨:表大寂、大定,意谓金刚不坏、颠扑不破、实不虚的、本来清静的境界。真至大定境界,一切二元分别自然沉寂下来,善恶、好坏、脏臭等等自入佛境,一切本来是佛,一切业性本是佛性。金刚藏菩萨在普眼菩萨后表法,在告诉我们所有慈悲愿行之观机设教均须以真实禅定为根本,所谓了了分别智,否则就会堕落二元分别见,那必会误人造下无量业报,极为损德。
     其对应的显密经典为《楞严经》(即《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和《金刚顶经》(即《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大佛顶无顶,菩萨亦无法全见,微妙难测,妙用无尽,故亦称为“如来密因”。大佛顶接天通地,心相一如,能放光化佛,这只有在修证之大定中才能体露真实真理,故谓之“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之“首楞严”。首楞严,诸菩萨万行之首、诸定之首,具“大定”意。楞严乃正法住世的象征,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宣化上人也说,楞严在则正法住世,楞严灭则末法现前。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唐代不空译)横竖智杵,摧坏四魔,恒常不坏,故名金刚;最殊胜无上,故名“顶”;东南西北中五智佛名“一切如来”,聚一切诸法共成五佛身,故此五佛为诸佛的本性,诸法的根源,故名“一切如来”;离一切虚伪虚假,故名真实;含无边显密教义,故名“摄大乘”;现证佛菩提,故名“现证”;能出一切教法,为诸教之王,故名“大教王”。
   
     5、弥勒菩萨:表大慧,弥勒菩萨现为兜率天主,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未来佛,次补佛处。弥勒菩萨放在金刚藏菩萨后表法,在告诉我们成佛必须成就大慧,须能将一切世缘、业缘转成慧缘。智与慧其实是两个概念,中国古圣先贤在造汉字时其实就深明其理。
     智,上面“知”下面“日”,日表太阳,太阳在下面时意谓还没升起,此时世界黑暗的,黑暗就看不清楚,意谓真实还没显露,当真实还没显露时就知道了、明白了,这就是“智”,表洞见、识得真实、前瞻性。慧,上面“彗”下面“心”,彗是一种生长非常繁茂的草,具丰茂相,常被用来制作扫帚。
     慧,表心地上有很多东西,空中具妙有。在佛法就是未觉悟生命心地上有无量多业识,要成佛就必须将业识消掉。消业不是灭除业,守断灭空、死空僵境,因为业本空,无所谓灭,而是应贯通、融通、空有不二,所谓转识成智。
     另外,有业识才会有业缘,有业缘才会有觉悟的机缘。所以,弥勒菩萨表法告诉我们,佛法成佛并不是断世缘躲清静,而是要应机接缘,将所有业缘转化成智慧。从哪些方面觉悟呢?不外乎身、口、意三业,下面就是依次从身之静态、身之动态、口之态、意之态分别以相应菩萨表法。
   
     6、清净慧菩萨:相当于密宗《大日经》中的生念处菩萨,即从自性清净之法而生之意,表身之静态时的清净智慧。在世道就是起心动念之“知止”的智慧。世道一切生命所有行为、事务、事业均是始于起心动念。
        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妄心还是贪心、嗔心,善念还是恶念,当下就须觉知而知止,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儒家也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知止者,气方能安稳清净,得清净之慧。天台宗则谓之“止观”,于静定中观照一切业缘,自然成就通道明理的智慧。
   
     7、威德自在菩萨:《圆觉经》云:“威德自在者,内心具圆妙之德,外能现庄严之威。此菩萨诚中形外,威德成就,故称自在。行与圆觉相应,故问行法”,威德自在菩萨表身之动态时行法的威德自在。
        一个生命时刻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均是觉悟的机缘,都是修行,均要能观照得到,都要能与心相应,当机不执、当机不迷,缘生缘灭,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做得了自己的主。这是大修行法,成佛必历之过程,所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并非一定要躲在深山里面,尊崇某类所谓的秘法,大法其实永远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但在密宗,“威德”两字被赋予了更人格化的概念,被强化成善恶的护法本尊了——大威德金刚本尊。密宗认为: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慑伏一切恶鬼魔障;护善之功,谓之大德,表现为以智慧力摧破烦恼业障,使众生从无明业惑中解脱出来,故曰大威德金刚。这样阐释大威德金刚,与威德自在菩萨从法义上论范围就小了,局限性就大了,因为生命不只是善恶因缘。密宗黄教祖师宗喀巴被认为是大威德金刚的投生转世,黄教最核心修持法门就是大威德金刚法。
   
     8、辨音菩萨:在身、口、意三业中表口之修,要能圆满口业。身、口、意亦谓三毒,最易造业。特别是口,一是吃,因为要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生害命;二是言,妄言、恶言、绮语等。所以要注意修口,少造口业。
        口发声音,言为心声,真心真言,意谓密咒,密宗宁玛派最重咒语,亦谓真言宗。识得声闻法处、咒处,闻思修入三摩地,能于音声处辨明正、邪、外道,圆满口业,即是辨音菩萨,要成佛必历此音境。
   
     9、净诸业障菩萨:在身、口、意三业中表意之修,圆满意业。意识乃阿赖耶识在生命态中的显现,静态时表现为我们秉持的思想,动态时表现为我们的思维、思考过程。它是障碍我们觉悟的关键所在,要成佛是必须经历“净诸业障”过程。
    如何“净诸业障”呢?根本在“我识(末那识)”上。当下去除“我识”可即入定静,可明心见性,可不造新业。此时,当下之“我”与“他”必然和合,二元合一,无有分别,所有业缘即时转为智慧,所有善恶、脏净、好坏、烦恼等等即是菩提(密宗所谓的阴性修法,直接果位上转化之根据其实也在这里,但去除“我识”则是显密的共法。很多将密法抬得过高的人士包括太虚大师、弘一法师均误在这里,终究还是用心之智慧不足吧)。所谓“止观”,所谓“定而生慧”。如将时时刻刻当下的“为我”之用心即时转化成利他之心,即是悲智双运。
   
     10、普觉菩萨:表十方俱觉。不离世道业缘,世道一切万事万物、吉凶祸福、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均是觉悟机缘,均能转识成智,是谓普觉。换句话说就是以天下为师、以业为师,按易经说法即是“仰观象于天,俯察理于地,近去诸身,远取诸物”。
        真至成佛之生,绝对不会走某某传承之术法类,或依据外在所谓的加持,而必然由“普觉”至“圆觉”,所有成佛者必历此境界。
   
     11、圆觉菩萨:表大圆满觉。圆满一切法,成就大圆满镜智。要圆满一切法,必破所有法执,无学而自证。普觉、圆觉又谓“等妙二觉”,很多师傅都将此认为“等同于佛”,实际应是“等同于佛境”。佛者,已回归真实,一切即是,没什么要觉,无所谓觉与不觉。因一大事因缘,随遇而安、随缘而化,所以,才会有贤善首菩萨“向上一路”的表法。
   
     12、贤善首菩萨:表一切成佛均不是追求结果,过程即是结果,结果须回归过程,因缘果熟,因果不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禅宗意谓“向上一路”。于现实则乘愿再来,不离世出世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时刻不造业,并非密宗有为法所谓的“即身成佛”妄念。
     密宗所谓的身口意三密相应成佛,被历代很多密宗上师及学人误导成了口诵咒语、手结契印、意作观想这三项境界相应合一就能成佛,实在是将大道错解成了小道,将活脱脱的大圆满境误解成了静态死境。
     其实,“身口意三密相应成佛”佛理本身并没有错。世道一切所造作的事务均是由人之身口意密宗谓之三密所成,显宗谓之三业(世道未大觉悟者本质均是此三者时刻在造业)。成佛就是每时每刻这三密都不造业,而且所接业缘还要能时刻转成利他之智慧,所谓转识成智。这只有在定慧等持中才做得到,《金刚经》意谓之“善护念”。
     所以,真正的“身口意三密相应成佛”只有时时刻刻行住坐卧之身形变化均是手印,时时刻刻之言谈音声均是咒语,时时刻刻起心动念之意念均是真实观想(不是妄想、幻想),这三者时时刻刻于定慧等持中全部相应、大圆满相应方为成佛,否则没有可能。
     另外,关于《法华经》中三身成就成佛佛理,我在《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佛之大伏藏》、《开演法华放光动地之大伏藏》、《妙法莲华经经名之大伏藏》三篇文章中做了专门阐述,有慧缘者可以在“融通智慧学网”上查看。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段时期之所以要辨证这类主题,不过是想将密宗的内在佛理及其境界梳理清楚,从其的影响范围、修证境界与世缘的接缘点,正确认识其在佛法中的地位。并非是为了否认密宗。不论是密宗还是显宗,只要其不当处成为当前生命觉悟过程的重要误人问题,所有学人均有廓清迷雾、正本清源,续佛慧命,传佛法脉的责任和义务。吾作为其中一份子不过承担应尽的责任,权作一家之言,是否误人,佛学佛理自有印证,在此仅供读者作为质疑和禅悟的机缘。
 

推荐
融东方文化智慧,通西方理念精髓!咨询与培训联系:0755-83676358.
类别:高层修炼 |   浏览数(229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